1940年9月,中共后东特委青委书记饶璜湘,带着特委指示,到湖东小学检查和指导党的工作。经考察,认为在湖东小学建立党支部的条件已经成熟,便召集了全体党员开会,传达了特委的指示,主持成立了“中共湖东小学支部”(同称“中共连平县中心支部)。张仁安为支部书记,曾方如为组织兼统战委员,黄华明为宣传兼青年委员。当时出席会议的人员有:饶璜湘、张仁安、曾方如、黄华明、黄慕平、吴泓生、曾荫存、曾辉襄。
连平县第一个党支部的成立,标志着连平县革命斗争进入了一个新起点,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连平县第一个党支部成立后,开展了统战上层人物,秘密发展党员,壮大党组织,开办平民夜校,传播革命思想等一系列工作。
1986年,连平县人民政府公布“中共连平县第一个党支部成立旧址”为连平县文物保护单位;2009 年,“中共连平县第一个党支部成立旧址”被列为连平县大湖镇中小学生德育教育基地;2011 年,“中共连平县第一个党支部成立旧址”被列为河源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旧址建筑始建于1920年,总体格局为“前廊后房”,其建筑形制与民国时期新教育形式教学功能相适应。旧址格局为九开间,建筑围护结构采用当地客家传统建筑之夯土墙,屋面形制与当地客家民居相同,为蝴蝶瓦形制,瓦头为扇形石灰瓦头。旧址正中为正厅,正厅与前廊分隔采用木制格栅,具民国时期风格。前廊梁架采用当地传统建筑常见之“插梁式”三架步梁梁架。从现存建筑空间构成分析,其正厅部分在民国时期作为湖东小学的会议室使用,而两侧房屋则可能作为办公室使用,最外侧的房屋则可能作为教堂课堂使用。总体而言,该建筑是当地客家民居传统建筑技术运用于民国时期教育建筑一个实例。
“中共连平县第一个党支部成立旧址”的文物价值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
旧址原系民国时期湖东小学的学校建筑,该建筑建于1920年左右,现存部分较完整地保留了原有的空间格局。首先,该旧址的历史价值在于它是连平地区一处民国时期的学校建筑,是本地区客家传统建筑营建技术运用于新时期学校建筑的一处重要实例,是连平教育历史、建筑历史研究的不可多得的实证。更为重要的是,该建筑不是一座普通的民国时期建筑,它是中共连平县第一个党支部成立的旧址,连平县第一个党支部的成立,标志着连平县新民主主义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作为一处革命旧址,它见证了我党领导人民群众进行抗日斗争的那一段烽火岁月,它凝结着中国共产党的光荣历史,是革命历史的物质载体。它对于研究连平县党史及革命史有着重要的历史价值。
时至今日,当年党支部的党员早已离开我们,但他们的生命气质、过往事迹以及他们的精神,除了留存在他们做过的事情或相关的文字中,还无声地存在于这栋旧址当中。旧址虽然很多已非历史原物,但其旧址却仍是依然活着的神圣的空间。旧址因我们的先烈而有意义和价值,这时建筑本体已显得不重要。所以说,旧址的本质不是物质性的,而是精神性的。基于以上论述,旧址本身的历史价值主要为其革命历史价值,其物质的历史价值相对次要。
旧址作为原湖东小学学校建筑,其建筑格局等均是传统建筑智慧体现的典范,现存部分墙体历经近百年,现仍保存较好,其建筑技术值得进一步的研究,故旧址具有一定的科学价值。
一个时代是那一个时代中的那一代人所创造的,而每一代人都有他的精英与代表,他们是那个时代的灵魂。旧址建筑正是那个时代和那个地域的象征与确凿存在,是那个时代和那个地域十分重要的精神遗产,从文明的角度来说,它们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无论是从连平县本身的文化建设,还是当下广东正在进行的红色文化建设来看,都需要把文化做精做细,旧址的保护和利用显然对连平县的文化建设有着积极的推进作用。
撰稿人:杨星星
审核人:杨星星